林怡萱 I-Hsuan Lin

袋棍球運動協會花蓮區副理


 

七到八年的經驗

擁有七到八年的袋棍球經驗的林怡萱,是台灣女子袋棍球的第一批球員之一,曾經與中華女子袋棍球代表隊南征北討。除了球員的身分外,目前也負責推廣花蓮地區的袋棍球運動,是袋棍球運動協會最資深的成員之一。


因好奇而踏入

林怡萱在高中時期首次接觸袋棍球,當時公東高工成立了袋棍球社,她看到有人在打,覺得很新奇,便加入了這項運動。林怡萱與朋友加入社團之後,在球場上奔跑打球一段時間後,很快就發現打球的最大樂趣,在與隊友一起打球時的歡笑和成就感。

林怡萱強調這項運動比其他運動更多碰撞和推敲的動作,她認為袋棍球的獨特性在於這些動作,而且都有相應的規則做規範。如果你喜歡刺激充滿對抗性的運動,那袋棍球真的很適合你。


加入代表隊的契機

會決定加入袋棍球代表隊,是因為她認為能和朋友們出國打比賽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尤其是能夠踏出海外,到國際舞台上,這對球員們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動力。通過這些國際比賽,接觸到了不同的文化,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球員,這都讓林怡萱的視野大開,對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林怡萱回憶起在2019年U19世界杯的一次經歷,當時她們原本以為能進入16強,但因為計分問題最終未能如願。儘管如此,最後在面對愛爾蘭的比賽中還是有拿下勝利,一掃前一天的陰霾。「我記得那場比賽賽前還下大暴雨,加上前一天沒能晉級,全隊心情是Down到極點。」林怡萱回憶道「比賽一開始也打得很悶,幸好後面狀況有慢慢變好,讓我們在延長賽能夠拿下勝利,當下大家都很開心,這場比賽也是我當球員到現在印象最深的比賽!」

另外參與國際賽事,不僅看到了更多的世界,還提高了自己的英語能力和溝通技巧,這些都是以前完全沒有想過能做到的。她提到,如果沒有打袋棍球,她可能會選擇一份穩定的工作,留在家鄉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就是因為打袋棍球,才能讓我遇到這麼多不同的人事物,不然我會大概一輩子待在花東吧。」


成為教練的學習

在成為教練後,林怡萱認為自己是一個注重規定的教練,她強調時間觀念和自律的重要性。但她並不是一個非常嚴厲的教練,她也會和學生們玩在一起,營造輕鬆的氛圍。「我自己覺得我是那種注重原則的教練,但是學生只要能做好這些規定,我也會跟他們玩在一起。」她認為,學會紀律和團隊合作比技術更為重要。

花蓮地區的袋棍球發展仍面臨一些挑戰,主要是學生數量較少,導致參加社團的學生人數不足。儘管如此,林怡萱在訪談中表達了對學生和後輩的關注,她希望他們能找到打球的樂趣,並保持這份熱情。她認為面對挫折時,應該多與前輩交流,學會表達問題,這樣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於未來,她期望自己能在袋棍球領域繼續發展,並希望協會和代表隊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共同推動這項運動的發展。

也因為有機會擔任教練,以及一肩扛起在花蓮推廣的責任,萱才從這些機會中,讓自己面對人的溝通能力更加進步。對此,林怡萱心存感激,她認為協會對她的成長和個人能力提升有很大幫助。


希望未來一切加倍進步

談到未來,林怡萱希望能打進世界杯資格賽,並將花蓮地區的袋棍球發展壯大。她期待有更多人加入代表隊,增加競爭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績。她對台灣袋棍球的未來充滿信心,希望在未來十年裡,無論是參與人數還是比賽成績,都能翻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