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黃蓉 Vivian Wang

中華台北女子代表隊選手


 

袋棍球旅程

王黃蓉與袋棍球結緣已有四年,靠著自己的熱情與努力,王黃蓉在這四年間有長足進步,目前已經是中華袋棍球女子代表隊的中流砥柱。這趟旅程對於年輕選手是如何開始,未來又可以有什麼期望呢?


熱愛競技,開啟旅程的開端

她回憶起初接觸這項運動,是因為袋棍球運動協會來到她的母校-景美女中-進行推廣活動。最初,王黃蓉是田徑隊的成員,但教練希望在景美高中創立袋棍球社團,於是她和田徑隊的同伴們開始接觸袋棍球。

雖然接觸時間很短,但王黃蓉還是很快參加了自己第一個盃賽,藍鵲盃。這場比賽成為了她袋棍球生涯的起點,雖然初次登場表現平平。但她坦言站上球場與對手對決,射門得分的刺激感讓她深深愛上了袋棍球比賽。她笑著說:「雖然表現一般,那時候太菜很常犯規,但可能是因為我喜歡有競爭性的運動,在藍鵲盃射門得分的感覺,真的很爽!」

王黃蓉一直對體育運動充滿熱情,並從高中開始就確定了要走運動相關專業的道路。進入大學後,她更加明確了未來的方向,選擇了體育學系,讓她能夠全心投入到袋棍球的訓練和比賽中。

因為持續的努力,王黃蓉除了球技不斷進步外,也從許多球員中脫穎而出,加入中華女子代表隊。除了在場上表現出色,王黃蓉也是球隊的中生代,擔當了連接學姐與學妹之間的橋樑角色。她笑言:「有時候學姐不知道怎麼教學妹,我就會幫忙鼓勵學妹,解釋學姐的意圖。」這種角色讓她的溝通能力進步,也增強了她的領導能力。


成為裁判,為了想更理解比賽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比賽規則,王黃蓉還考取了裁判資格。她希望通過裁判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比賽,這也使她在協助學妹方面更加得心應手。她解釋說:「會去考取裁判,是希望了解裁判在比賽中的思維方式,這樣我可以更好地指導學妹。」這種對知識的不懈追求,使她在袋棍球領域不斷進步。

王黃蓉在中華代表隊的旅程不僅限於國內,她還參與了國際比賽。其中跟著協會前往美國參加Heritage Cup,這次經歷讓她對袋棍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期許。她提到:「美國的選手自我要求非常高,他們從小就開始接觸袋棍球,這讓他們的技術和體能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這次經歷讓她深刻體會到自己與國際水平之間的差距,也激發了她努力追趕的決心。

而這趟美國行,不僅學到了技術和戰術,更學會了如何與不同文化背景的選手交流。她說:「在美國的兩個星期裡,我變得更加敢於用英語交流,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這種跨文化的交流經驗,使她在未來面對國際比賽時更加自信。

靠熱情往更高邁進

在展望未來時,王黃蓉希望能在袋棍球領域有所貢獻,幫助球隊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佳績,並期待台灣袋棍球協會能繼續發展壯大。她說:「我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了解並喜愛袋棍球,並為台灣袋棍球的發展做出貢獻。」

王黃蓉的袋棍球之路充滿了挑戰和機遇,她用自己的努力和熱情,不斷追求進步。她相信,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她一定能在袋棍球領域創造更多的輝煌。她最後表示:「身為協會的一份子,希望袋棍球協會及所有成員,都可以一起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從資格賽到奧運,慢慢地前進,一步步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