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運動?盤點臺灣不能不知道的三項體育項目!
作者:李昀璇
在台灣,除了籃球、棒球、排球和桌球等熱門體育項目,還有許多運動選手在冷門體育項目中默默耕耘,即便少了鎂光燈的關注,他們仍然在場上熱情揮灑汗水。以下,我們將介紹三項在台灣較少人認識但十分有趣的體育項目,分別是:巧固球、普通曲棍球和袋棍球。
一、巧固球
巧固球,Tchoukball,命名源自於球撞到球網的聲音,類似法文的「Tchouk」。由於巧固球禁止球員在比賽中進行肢體接觸,也規定不得阻擋與攔截敵隊球員,因此巧固球也有「君子球」之稱。
在巧固球競賽中,選手須在3公尺半圓的禁區朝球網射球,若球反彈出禁區後落地,中途沒有被敵對防守球員接到球,始可得分。而比賽中的精彩之處,除了看防守球員奮力接球,選手進行攻擊時的多樣戰術,包含快攻和假動作等,都須在短時間內擬定策略並快速得分,考驗著選手彼此間的默契,因此也是一大看點。
近期,知名節目《全明星運動會》播出巧固球競賽,讓觀眾得以認識這項運動。巧固球一直以來未被列入亞奧運項目,因此在台灣的曝光度不高,但其實台灣的巧固球實力堅強,不論是在亞洲盃或世界盃等國際賽事,皆坐穩冠軍寶座。
二、普通曲棍球
你可能看過直排輪的曲棍球,也看過冰上曲棍球,那你看過在草地上進行的曲棍球比賽嗎?普通曲棍球,又可稱作草地曲棍球,其比賽方式與足球類似,顧名思義就是在草地上進行比賽,多數賽事採11人制,同樣透過射門方式得分。和足球不同之處則是選手皆手持球棍控球,並須在射門弧內成功射門,才算得分。
普通曲棍球比賽的節奏快速,除了考驗選手的反應能力,選手們也須在沒有護具的情況下和對手進行激烈身體碰撞,因此在普通曲棍球中,選手的身體碰撞性也十分重要。
由於普通曲棍球須在人工草皮的場地上進行,但目前台灣僅有三個正規場地,許多選手必須經常跨縣市移地訓練,或是僅能在操場跑道上練習。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前年台灣開始舉辦曲棍球假日聯賽,希望用以賽代訓的方式培養選手。
三、袋棍球
袋棍球是由籃球、足球和曲棍球三合一組成的運動,和曲棍球相似,選手同樣須手持球棍,其球棍頂端則有一個網狀的袋子,選手須以球棍運球、傳球和射門得分,而防守方則可以球棍干擾對方,阻撓對手的得分機會。
袋棍球的比賽節奏比曲棍球更快,因此更加考驗選手間的默契與戰術運用,不論是選手隻身一人快速衝到射門網前,與守門員硬碰硬,或是選手們在傳球間抓準時機射網得分,都是比賽中的精彩看點。而在袋棍球比賽中,身體的碰撞性也比曲棍球更激烈,雖然男女規定的裝備不太一樣,但在場上不論男女皆須配備基本的護具。
目前台灣北部、中部和花東地區已超過三十所學校成立袋棍球社團或開設袋棍球運動相關課程,讓越來越多學生接觸這項運動。區域之間也在每年的11月至隔年5月進行積分型的區域聯賽,讓彼此互相切磋。此外,協會更為新興選手舉辦一年一度的藍鵲盃袋棍球賽,更有校際間好手共同目標的全台最高等級袋棍球賽事——校際聯賽。